动起来!这份计划提出:到2025年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40.5%以上!
掌上梅州讯 近日,动起我市印发《梅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21—2025)》(以下简称“《实施计划》”),份计提出到2025年,划提九游计划新建或提升改造100块足球场,出到常参完成4个体育公园建设任务,年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6平方米以上,加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.5%以上,育锻县、炼人镇、数达上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。动起九游
江南社区体育公园放置的份计健身器材。(朱绮辉 摄)
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教学。划提(钟小丰摄)
《实施计划》要求,出到常参要全面统筹、年经合理规划,加体实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新突破。新建居住区按要求配建全民健身设施,实现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地设施;对落户梅州的职业足球俱乐部、体育企业总部建设和足球小镇等用地指标给予一定的保障性倾斜;有序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大力推进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;重点推进市、县(市、区)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建设。要立足特色、系统筹划,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亮点。构建“一县一品”赛事活动,构筑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;重点打造足球品牌赛事,构建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联动的足球赛事体系;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。要严抓党建、深化改革,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新活力。充分发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作用,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;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指导、管理、服务和使用,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要科学设计、扎实推进,提升科学健身服务新水平。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体系,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;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,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,扩大体质测定覆盖人群;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。要体教融合、优化体系,促进青少年体育新发展。加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,至2025年落实每所中小学配齐2名足球教师;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,严格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制度,促进青少年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。要培育市场、提质扩容,创建体育产业新业态。引进、承办高水平重大赛事,推进竞赛表演业、健身培训业发展,加快推动“体育+”跨领域融合发展,大力培育体育消费市场。
五华横陂足球小镇外景。(连志城摄)
快来,邂逅梅县区“最美跑道”。(吴腾江摄)
《实施计划》要求,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,加大资金投入力度,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制度建设,使我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人均占有量实现新突破,围绕足球品牌和客家特色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亮点,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大幅提升,青少年体育实现新发展,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实现新增长,体育产业在产业融合中创建新业态,使全民健身成为推动梅州经济转型升级、促进社会和谐、拉动体育消费的重要力量。
梅州日报记者:朱庆强
编辑:黄振韬
- ·中大辩手谈及王楚钦孙颖莎言论引发争议 新国辩官方回应
- ·梅州市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!5月15日以来曾到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注意
- ·媒体来探营!梅州海事局举办“基层执法站点媒体开放日”活动
- ·天气炎热,@家长孩子们,收下这份防溺水贴士!
- ·商务部:将做好负面清单实施工作 有序推进跨境服贸开放进程
- ·梅商纵横|魅族Lipro开始接入鸿蒙系统
- ·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老旧小区改造!梅州市发展改革局积极实施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
- ·@梅州人,这里免费为早产儿提供视网膜筛查!
- ·高盐饮食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- ·@初三学生及家长,必看!2021年梅州中考有这6大变化!
- ·月全食+超级月亮昨晚惊艳亮相,你看到了吗?
- ·“老人摔倒,三名女生伸援手”视频上热门!网友点赞:梅州妹子人美心善
- ·官方辟谣!网传“南京北站挖到古墓被停工”系谣言
- ·梅州召开全市足协会长工作会:把握新机遇推进梅州足球特区创建
- ·致敬!来看梅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风采
- ·嘘!梅州高考噪音管控来啦,这些时间段建筑工地禁止施工
- ·今天起个税年度汇算可以预约了!“三步走”教你如何办理
- ·助力上市融资!梅州市金融工作局、东莞证券梅州分公司举办多层次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会
- ·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老旧小区改造!梅州市发展改革局积极实施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
- ·这堂法治课有“典”不一样!《民法典》普法宣讲走入东山中学
- ·惠及300多万患者!中心静脉给药迎来降价
- ·童心向党 情暖“六一”!来看梅州各地都有哪些“六一”活动吧
- ·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整体股价波动比较小,宝新能源涨幅最大
- ·广东客都文旅公司接管世界客商中心物业服务项目
- ·以旧换新带动2024年家电零售额创新高
- ·常态化防疫没有截止日!让防疫好习惯成为梅城市民生活常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