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广东GDP超14.16万亿元,工业投资占比创新高
1月25日,去年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。广东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元工业投AG超玩会2024年,资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1633.81亿元,比创按不变价格计算,新高比上年增长3.5%。去年其中,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5837.03亿元,元工业投增长3.4%;第二产业增加值54365.47亿元,资占增长4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81431.31亿元,比创增长2.8%。新高运行简况中还提到,去年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,广东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37905.42亿元。元工业投
2024年,广东三次产业结构为4.1:38.4:57.5,第二产业比重比2023年提升0.2个百分点,其中工业占比33.6%,制造业当家更加“有底气”。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去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.7%。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,工业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创下2007年来新高。AG超玩会
过去一年,面对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,广东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:一方面,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;另一方面,经济增速与去年初定下的发展目标相比,仍有一些差距。新的一年,虽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,但广东经济基础稳、结构优、活力足、潜能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。
稳的态势有效延续
多项指标稳居第一
“广东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大,经济韧性和经济实力较强,发展基础稳健。过去一年,广东经济稳的态势有效延续。”省统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爱华说。
农业方面,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,农产品供给保障充足。去年全省粮食面积、单产、总产量实现“三增”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5.1万亩,比上年增加10.9万亩,增长0.3%;总产量1313.4万吨,比上年增产28.2万吨,增长2.2%,达到2006年以来历史高位。
工业生产稳步增长,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。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.2%,制造业增长4.3%。全省在产的行业大类增长面51.3%。重点行业中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.4%。
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,先进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.6%、10.2%,分别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.4个、6.0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57.1%和32.0%;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.5%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8.3%。高技术制造业中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.6%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.9%。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、智能手机、集成电路、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3.0%、31.2%、12.5%、21.0%、10.4%,产量均居全国前列。
新经济实现增加值37242.14亿元,占全省GDP比重26.3%,已超四分之一;同比增长7.6%,增速比全省GDP增速高4.1个百分点。
服务业平稳增长,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势良好。202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2023年增长2.8%。去年1—11月,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.8%。
值得关注的是,2024年广东的服务业增加值、进出口总额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国内税收收入、金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、市场经营主体、研发经费支出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等多项指标继续稳居全国首位,共同做大、做实了广东经济的“基本盘”。
工业投资增长6.7%
占比创2007年以来新高
近两年来,广东工业投资占固定投资的比重持续提高,在2024年又创下新高。刘爱华认为,这体现了广东以改革为动力,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,发展质效稳步提升。
2024年,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下降4.5%,降幅比1—11月收窄0.1个百分点。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.7%。
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,全省设备投资增长18.5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.1个百分点,其中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7.9%。工业投资增长6.7%,占全部投资比重37.2%,创2007年以来新高,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.4%。
新动能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,高技术制造业、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.7%、10.0%,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.3%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.2%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2.1%。
广东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正逐渐显现,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基础支撑。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中20个门类、97个大类、473个中类和1380个小类,广东覆盖面分别达到95.0%、99.0%、97.5%和97.3%,7.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。广东拥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,“双十”产业集群规模占GDP比重约34%。
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,预计2024年广东R&D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3.6%左右。广东的专利授权量、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居全国第一,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对推动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新出生人口数全国第一
为提振内需扩大潜力空间
广东不仅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,更是人口第一大省。2024年,广东新出生人口113万人,数量居全国第一,广东也因此成为去年全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省份。省统计局透露,去年省外净流入人口保持增长,预计常住人口规模将继续扩大。
人气兴旺进一步为扩大消费、提振内需扩大了潜力空间。2024年,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.79万亿元,比2023年增长0.8%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7%,比城镇高出1个百分点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,升级类商品消费加速释放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6.1%。
“东西南北中,发展到广东。”广东何以始终对人才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?答案或许是超1900万户经营主体。2024年,广东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、突破1900万户,其中企业超830万户,总量均居全国第一。广东累计培育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089家,数量居全国前列。
与此同时,广东还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。截至2024年12月底,全省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21.51万户,同比增长8.0%,占全国1/4,位居全国第一。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外资企业投资优选地,大湾区内地九市外商投资企业数占全省的92.3%,其中港澳投资企业占比近六成。
放眼广东,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。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,逐步形成广东新的优势产业,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超1/4,达27.5%。节能降耗形势向好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.8%,天然气、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,PM2.5平均浓度降至20.6微克/立方米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5.8%、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。
“过去一年,广东着力扩大内需、优化结构、提振信心、防范化解风险、高水平对外开放,经济规模总量、结构优化、创新驱动、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变化。”刘爱华表示,当前动力与压力同在、机遇与挑战并存,广东经济向好发展有信心、有条件、有底气。
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黄应来
通讯员 魏胜广 石名钰
- ·我市临时电价政策再释红利 2个月减少用电成本307万元
- ·开启县域教育新模式!《梅州日报·丰顺教育》创刊,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
- ·喜提新能源车,家用充电桩用电怎么申请呢?@梅州人,流程来了
- ·关注3·15丨能否强化培训提高企业自检能力?
- ·官方辟谣!网传“南京北站挖到古墓被停工”系谣言
- ·塔牌集团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3.04%
- ·关注3·15丨商事制度改革后职能部门如何做好监管?
- ·狠抓发展在行动丨“过关斩将” 攻克先进技术!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自成立以来设备“换芯”技术更新不止步
- ·远良米业:3天售出300袋清远丝苗米
- ·梅州为社区插上“智慧翅膀”,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!
- ·金雅福集团一项目荣获一等奖!2021年度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名单出炉
- ·梅州市民谣协会揭牌!这里,有诗和远方!
- ·建行雅安分行金融知识普及月
- ·100万元!梅州彩民收获福利彩票刮刮乐“5彩钻”大奖
- ·市物业管理协会2021年会暨“2021梅州首届最美物业人”颁奖典礼举行
- ·猪价下跌菜价明显回落,未来肉菜价格走势如何?来看→
- ·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?流感痊愈了,还会再感染吗?
- ·他是心理学教师,却喜欢研究钢结构,还操着停车难的心!这个梅州人,不简单!
- ·激活中小企业“细胞”!2022年度梅州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宣贯活动将深入开展
- ·关注3·15丨能否提高企业申报专利、商标等方面的指导?能否加强园区特种设备的监管、指导?
- ·取消门诊预交金、规范住院预交金 今年3月正式实施→
- ·梅州2月各项贷款余额增8.64%!存贷比68.34%,比年初高0.17个百分点
- ·潮州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考察交流
- ·“闪光少女”向命运宣战!来看第六届梅州市“自强不息好少年”林曦雯的励志故事
- ·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内农产物生意会,品清远好风土
- ·披红戴花!踏上军旅新征程!